"A l'horizon"
Exposition Galerie Sophie Schidecker
du 23 mai au 10 juillet 2024
14 bis rue des minimes 75003 Paris



8/12/2021 Paris
Albert kha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ic price
for "TIME & SILENCE" project



當攝影遇上冥想

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
高雄,台灣
“光景”
卡洛琳·阿萊·德·方丹的攝影作品
展期:2021年7月17日至2022年3月27日
引言
邵雅曼,《希望》策展人、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執行長
《希望》 探索藝術的力量如何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在無常面前為我們提供平靜。
卡洛琳・阿萊・德・方丹(Caroline Halley des Fontaines )是一位近期受到國際攝影藝術領域注目的藝術家,本次展出的《光景》(Lightscape)系列作品,受到巴黎東京宮(Palais de Tokyo)的支持,資助藝術家走訪地球北方地區的海域與冰湖,捕捉水的顏色、光線、地平線,創造觀察現實環境的另一種觀看方式。
對於藝術家來說,這是一個捕捉自然景觀振動的過程,這與她的冥想精神實踐很接近。
藝術家行踏人煙罕至之境二十餘年,如復活節島、印度、埃及、拉達克、西藏中部、肯尼亞、納瓦霍、加拉帕戈斯群島等,探索人類神聖儀式之於生活的行為,她的創作體現通用符號的原型,使我們對於內在的自我有更深一層的暸解,在那裡,她找到了一些有關生命意義和精神實踐的答案。
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——卡爾・榮格(Carl Gustav Jung)與米爾洽・伊利亞德(Mircea Eliade)等思想家,向我們展示生命的概念是集體的,虛構的和原型的,又如,曼陀羅是世界統一與相互依存的精神象徵,我們能意識到的自我只是本我的冰山一角。
在展覽中,阿萊在攝影做為捕捉意識形態的過程是非常實驗性的,她找到了使自然景觀具有真實色彩的方法,提醒我們感知是相對的、人們的內在景觀是冥想的神聖視覺關鍵,這就像與自然交流的那一刻只剩下能量與顏色一樣,是一段豐富內心的旅程。
通過共享時刻以神聖樸素表現出人類之美,她所崇敬永恆的普遍性,並非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男人或女人,而是社會自始至終與精神層面聯繫在一起的介質,體現抽象藝術變革的內在旅程,誠如藝術家所言:「當人們閉上眼睛時,這只是沉默的體現,而沉默中有永恆。」
在開始《光景》計畫後,今年她預計與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休伯特・里夫斯(Hubert Reeves)一起在星光下工作,生命是一個深奧的謎團,唯有探索才知道造物者的巧思。

“哪裡有顏色
是光
它可以是彩虹的幸福
或天空中升起的火
在色彩體驗之上
是對絕對的追求
我的眼睛描繪了風景
在地平線內
我沉浸在音調中
創造一個詩意的空間
感受著靈魂的深處
我們融合為一
我對光和自然的景仰
他們是活人的奇觀
謎團總是很吸引人
遠超普通場景”
卡洛琳·阿萊·德·方丹









馬賽 - IUCN - 生物群落
改變的藝術
14位生物多樣性藝術家


